找到相关内容295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伸出你的手

    借给她一分钱。还有几个居心叵测的男人厚颜无耻要带她去开房。她说如果不是遇到我,现在也许沦为娼妓或乞丐了。   最后这句话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:原来,一次微不足道的救助,竟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。既然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5/19513417246.html
  • 怎样科学使用水果减肥

      少吃、不吃正餐而主吃水果成为许多“减肥族”的首选减肥方法。其实光吃水果而不摄入其他食物这种减肥方法是不科学的。专家提醒:“减肥族”,不要陷入“水果减肥”的误区,因为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全,如果长期以水果代替正餐,不仅不能减肥,还会严重影响健康。   “减肥族”认为水果富含维生素,几乎不含脂肪和蛋白质,能量很低,因而可以无节制地放心食用,其实这是一个误区。其实水果并非能量很低的食品,有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减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3/07174621777.html
  • 我们缺什么

    购物时,意外地收获了一份信赖,感受到朴素的体贴与关怀。   做生意的表弟,正在寻找商机,我把这个故事说给表弟听,我表弟陷入了沉思。   几天后,表弟按图索骥地谈了自己的计划,准备就在我所在的小区,...

    查一路

    |诚信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20574027088.html
  • 一位瑞典孩子的答卷

    有自己的原则,而且从不愿违反这种原则,即便是老师的启发和诱导,也不会改变他的原则。这是多么珍贵的一种品质啊!中文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……   (摘自7月29日《北京晚报》 作者周毅) ...

    周毅

    |环保|戒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21093027692.html
  • 摆脱定势

    常常会裹足不前,认为那件事情自己永远都办不成。久之,思维也陷入了“套中”,自己在退缩、失败的阴影中撞来撞去,失去了一次又一次“破茧成蛹”、“化蛹为蝶”的机会。(摘自5月28日《今晚报》作者钱国宏) ...

    佚名

    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4093130951.html
  • 改变这样形成

    。 为什么起初人们会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熟视无睹呢? 罗伯特·西奥迪尼认为,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:在熙熙攘攘、匆匆忙忙的人流中,人们往往会陷入完全自我状态,在忽视无关信息的同时,也...

    高越

    |人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17132131921.html
  • 我执即魔 造诸囚牢 断尽我执 是诸佛教

    师父之囚”中。他们把师父变成一座囚牢,然后身陷其中。这是一个真正荒谬可笑的执著,不管大师也好,一般师父也好,身陷其中的执著是一样的,都是不断从师父那边筑起一座座的囚牢。请千万不要陷入这种囚牢中!  道场...吞噬那枚果实,便开始分别善和恶,进而陷入所有的善恶法中,被它系缚,从此以后,问题便不断产生。因此它被称为“原罪”( original sin ),有时也称为“永久的罪”( perpetual sin)...

    佛使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2439752.html
  • 尼采,佛教,中国儒学

      因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不够精彩。有很多山一样高的精神建筑环绕着我们。我们试图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。生活的,和超越生活的,在内的和在外的,目前的和将来的,此处的彼岸的。我们愈于此处陷入,就往往愈于彼处游离,愈于彼处求索,亦往往愈于此处疏隔。虽然二者愈来愈远,我们常常希望二者在某一点,某一时刻,或者某种程度上,水乳交融,合而为一。同中求分,分中求同,人们矛盾如此,亦希望矛盾即是和谐。于是一方面是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1443187.html
  • 密法的体、相、用

    呢?从作用上来讲,不管你用佛教方法,或者用外道的方法,只要能够促使众生觉醒,而不再陷入生死轮回的痛苦深渊里头,任何的方法都是密法,你知道吗?  密法是什么?从体相上面来看,本体来看,外相来看,作用来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3243345.html
  • 破除對肉體的最後迷執

     人有很多擔憂,從生到死時時都會有擔憂,不管擔憂的內容是多麼的冠冕堂皇,多麼的理所當然,但是在他人看來卻可能是多麼的可笑,這是因為旁觀者清,旁觀者不陷入當事者的迷局中。   人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空手來來去去,只有「業」如影隨形,業是迷執、是貪瞋痴、是濃得化不開的個性,那業的作用使人生來有諸多擔憂,對死後的屍骨的處置竟也是一大擔憂的內容,連擔憂死後沒有葬身之地,因此生前就先覓好地,做好墳墓,...

    張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1145174.html